閘閥的設計原理
一、基本結構組成
閘閥主要由閥體、閘板、閥桿、驅動裝置和密封部件構成。閥體作為流體流通的通道,通常采用鑄鋼、鑄鐵、不銹鋼等耐壓耐腐蝕材料制造,形狀類似管道,為流體提供穩定的流通空間;閘板是核心控制部件,位于閥體內,通過上下移動實現閥門的開啟與關閉;閥桿連接閘板與驅動裝置,將驅動裝置的動力傳遞給閘板;密封部件則安裝在閘板與閥體之間、閥桿與閥體之間,用于防止流體泄漏 。
二、工作原理
閘閥的工作原理基于閘板的直線往復運動。當驅動裝置(如手動輪、電動執行器、氣動執行器等)對閥桿施加向上的力時,閥桿帶動閘板上升,閘板逐漸脫離閥座密封面,流體通道被打開,介質可以通過閥體自由流動;當驅動裝置對閥桿施加向下的力時,閘板下降,直至閘板密封面與閥座密封面緊密貼合,阻斷流體通道,實現閥門關閉,截斷介質流動。在開啟和關閉過程中,閘板的運動方向與介質流動方向垂直,這種設計使得閘閥在全開狀態下,閘板幾乎不影響流體流動,流阻較小。
三、密封原理
強制密封:閘閥依靠驅動裝置施加的外力,使閘板緊緊壓在閥座密封面上,通過接觸壓力實現密封。密封面通常經過精細加工,表面粗糙度低,且會在閘板和閥座上堆焊或鑲嵌耐磨、耐腐蝕的密封材料(如硬質合金、橡膠、聚四氟乙烯等),增強密封性能和使用壽命。常見的閘板形式有楔式閘板和平行式閘板,楔式閘板具有一定斜度,在關閉時,楔緊作用能進一步增強密封效果;平行式閘板則通過雙閘板結構,利用彈簧或介質壓力使閘板與閥座緊密貼合。
輔助密封:除了閘板與閥座之間的密封,閥桿與閥體之間也需要良好的密封,防止介質沿閥桿泄漏。通常采用填料密封或機械密封的方式,填料密封是在閥桿周圍填充柔性填料(如石墨盤根、聚四氟乙烯填料等),通過壓蓋壓緊填料,使其與閥桿和填料函內壁緊密接觸,阻止介質泄漏;機械密封則利用動環和靜環的相對運動形成密封面,密封性能更好,適用于高壓、高溫、高腐蝕性等苛刻工況。
四、驅動原理
手動驅動:通過手輪或手柄帶動閥桿旋轉,閥桿上有梯形螺紋,與閥體內的螺紋配合,將旋轉運動轉化為閘板的直線運動。手動驅動結構簡單、操作方便,適用于小型閘閥和操作頻率不高的場合。
電動驅動:電動執行器內的電動機通過減速裝置帶動閥桿轉動,實現閘板的升降。電動驅動可以遠程控制,便于自動化系統集成,適用于大型閘閥和需要頻繁操作的場合。
氣動驅動:利用壓縮空氣推動氣缸內的活塞,通過連桿機構帶動閥桿運動。氣動驅動具有動作迅速、維護方便、安全防爆等特點,常用于石油、化工等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行業。
液壓驅動:液壓泵將液壓油送入液壓缸,推動活塞帶動閥桿運動。液壓驅動輸出力大,適用于高壓、大口徑的閘閥,能夠提供穩定的驅動力,確保閘閥在高壓工況下可靠啟閉。